数字化转型规划、企业架构规划、4A架构规划、数据治理咨询、指标体系建设、流程体系建设、BOM与物料数据管理-星顺数据管理洞察-54-数据入湖前的准备工作
main slider-home
数字化咨询服务
数字化转型规划、企业架构规划、数据治理、流程治理

数据入湖前的准备工作

前几天,一家企业信息化部门的同事找我交流,他们企业已经完成了数据湖仓的部署,下一步要开展数据入湖工作,那么,在这个阶段,企业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我认为,在数据入湖之前,企业要想清楚,数据入湖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基于目的,再梳理哪些数据需要入湖。

数据入湖,本质上是为了实现跨系统的数据应用。也就是说,很多数据存储在其他系统中,要查询、甚至是使用这些数据有些麻烦,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些数据都转存到一个统一的地方,需要用的时候,就到那个地方去取。把这个目的想清楚了,我们就能梳理哪些数据需要入湖。数据入湖,不是把所有的业务数据全部都转存到数据湖里,而是基于跨系统的数据应用需求,列出对其他系统的数据需求清单。

比如说,研发部门自己在使用PLM系统,但他们需要获取存储在MRO里的售后数据、存储在CRM中的客户需求数据、存储在QMS里的产品质量数据以及存储在LIMS里的试验过程数据,这些数据都能帮助研发部门持续改进产品设计。而售后服务部门则需要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比如说从售后服务现场拿到了故障件,我们需要从这个故障件去反查相关的制造信息、采购信息、工艺文件以及设计文件。

这些跨系统的数据需求需要企业去识别,不仅要识别数据,企业还要识别数据之间的关联。比如一个故障件,如何从故障件上贴的零件号和批次号,找出对应的生产计划和报工单,再向前找出对应的工艺文件和设计文件,这些单据之间是通过什么来连接的,比如通过项目号、零件号、构型码等等数据进行连接。如果数据之间的联系是断开的,那么这些数据即使入了湖也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