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基于业务架构设计数据架构2
今天我们继续讲如何基于业务架构设计数据架构。
上一期,我们讲了如何基于业务架构设计数据架构中的数据模型,今天我们延续这个话题,探讨一下,基于业务架构设计数据架构中的数据分布视图。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前面我们讲过,业务架构常规来讲包含了业务能力、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业务数据这4个组件。我们可以基于业务流程以及业务数据,设计出数据架构中的数据模型。
接下来,我们讲数据架构中的数据分布视图。
我们需要依据业务架构中的业务流程,对流程图以及流程说明文件展开分析,识别出每一个流程步骤对应的流程输出文件,并对流程步骤的数据操作进行标识。比如说“编写生产计划”这个步骤,我们输出了“生产计划”这个文件,对于这个文件,我们填写了“计划时间”“需要生产的产品”“需要生产的数量”“生产计划的起止时间”等等信息,我们要对这些信息打上“C”这个标记,“C”代表了英文中的CREATE,是“创建”的意思。当流程中的其他步骤要引用生产计划中的数据,比如说在“生产执行”环节,要引用“需要生产的产品”和“需要生产的数量”,那么在该环节就要对这两个数据打上“R”的标记,“R”代表了英文中的READ,是“读取”的意思。当然还可以在数据被更新、被删除的地方打上“U”和“D”的标记,这分别代表了英文中的UPDATE和DELETE。通过CRUD,我们对流程执行过程中的数据操作进行了标识,就形成了数据的业务分布视图。
同样道理,我们还可以对业务系统中的功能模块对应的数据操作开展CRUD标识,形成数据的系统分布视图。
通过数据分布视图,我们可以非常方便地识别出数据在流程或信息系统中的什么地方产生,也就是数据源头在哪里,以及数据分别在哪些地方被读取,又在哪里被更改甚至是删除,从而能够站在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的视角理解数据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