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架构之业务架构_10
这一期准备写“综合流程体系”这一管理要素的输入(来源)和输出(影响)。
综合流程体系包括了端到端的流程、职能流程、流程步骤。
管理比较规范的企业一般都搭建了完整的流程体系,通过流程体系,满足企业各层级的业务需求,并承载了业务的执行。
流程体系的搭建,是基于企业的流程体系框架,包括了流程的分类、分级、流程清单、流程说明、流程绩效等。
有关流程体系框架的详细内容,大家可以抽空学习一下APQC的PCF。

APQC的PCF
当然,把这一轮有关管理要素的输入(来源)和输出(影响)介绍完之后,后期我会抽时间,针对各个管理要素讲讲我自己的理解。

PCF的一级流程清单
综合流程体系的输入(来源)
综合流程体系的内容来源非常多,分别是价值链模型、业务服务模型、业务能力模型、管控能力矩阵、业务场景、组织架构、业务职责体系、风险控制措施、术语等。
1、价值链模型
价值链模型是将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又相互关联的业务活动,这些业务活动的总和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
价值链模型能直接影响综合流程体系中的“端到端的流程”。
企业可以通过完整梳理所有的价值链,获取“端到端的流程”清单。
“端到端的流程”是“需求发起”至“需求关闭”的全业务过程。
“端到端的流程”的一个“端”是指需求的发起,另一个“端”是指需求的满足或关闭。
对端到端的流程进行逐层的细化拆解,可以构建企业的综合流程体系。

从价值链模型分解出的流程框架
2、业务服务模型
业务服务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本质上,业务能力的输出就是“服务”。
企业通过流程体系提供了服务能力,所以,业务能力由流程承载,并输出了业务服务。
由于流程体系是分级的,所以,由流程体系而输入的业务服务是一个分级清单。
业务服务模型能直接影响流程体系中的“端到端的流程”。
“端到端的流程”是企业流程体系中的中高阶流程。
“端到端的流程”的一个“端”是指需求的发起,另一个“端”是指需求的满足或关闭。
所以,梳理“端到端的流程”时,需要落实需求,有真实的需求,流程才有价值。
需求如何被满足?需求通过服务被满足。
即:通过“业务服务模型”中的一项或多项服务,来满足“业务需求”。
3、业务能力模型
业务能力是企业完成目标和任务所体现出来的处理各类业务事项的能力。
每一个具体的业务能力项都是企业要处理的具体的业务事项。
针对业务事项,企业必须有相应的流程进行处理,所以这些业务能力项都应该在企业的流程体系中有与之对应的流程。
4、管控能力矩阵
企业的管控能力由“管控事项”“授权对象”“授权条件”和“权力类型”组成。
其中:
“管控事项”和“授权对象”可以构成一个简单的“管控能力矩阵”,矩阵的交叉点用来描述权力类型。
企业的管控能力是针对业务能力建立的。
每一个具体的业务能力项都是企业要处理的具体的业务事项。
针对业务事项,企业必须有相应的流程进行处理,所以这些业务能力项都应该在企业的流程体系中有与之对应的流程。
由此可以推导出,各一个业务能力项对应的管控能力矩阵都有一个具体流程相对应。

5、业务场景
业务场景是指实现企业最末级的能力项时,可能发生的业务环境。这个特定的业务环境会导致末级流程相关的管理要素发生变化。
6、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作为最基础性的管理要素,被流程体系引用。

百度上找的图片,如有侵权,立删
7、业务职责体系
业务职责是指企业员工为实现企业的业务能力所负责的相关工作,以及为了完成这些工作所需承担的相关责任。
业务职责可以与末级流程以及流程步骤相关联,以确定哪些流程及流程步骤用以落实这些业务职责。
8、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是指业务风险,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战略和经营目标可能产生的影响。
与业务风险对应的是风险控制,指应对风险的手段。
企业的风险控制措施的落脚点就是末级流程,甚至是流程步骤,要明确每一条风险控制在哪些流程及流程步骤中得到了落实。
9、术语
大量的业务术语、管理术语会被流程体系所引用。
综合流程体系的输出(影响)
综合流程体系能直接影响的管理要素为业务表单、业务服务模型。
1、业务表单
业务表单是业务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证明性记录,它记载着企业业务活动的管理痕迹。
业务表单是通过流程的执行而产生的。

百度上找的图,如有侵权,立删
2、业务服务模型
企业通过流程体系中的“低阶流程”承载了具体的业务能力,并输出了业务服务。
前面讲了业务架构战略层的所有管理要素,以及业务架构运营管理层中的绩效指标体系,这一期简略讲了综合流程体系,这些管理要素的输入(来源)和输出(影响)结合在一起如下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