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孤岛是如何产生的
前面写过一篇《业务孤岛是如何产生的》,今天一鼓作气,写一下数据孤岛是如何产生的。
写数据孤岛之前,要回顾一下前一篇文章的部分内容:
信息化就是把真实的业务流程落地到信息系统,让系统支撑业务运作,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系统建设。
这个阶段要实现两大目标:流程线上化和表单数据化。
流程的线上化就是用信息系统来跑流程。
在流程的执行过程中,会有大量的输入和输出,就是所谓的业务表单,这些业务表单,会随着流程的线上化被记录到信息系统中,表单里的数据也随之沉淀到数据库里,这个过程就是表单数据化。
数据孤岛
当企业从单系统向多系统迈进时,为了承载跨业务、跨系统的端到端流程,相关的业务表单也会跟随流程进行跨业务、跨系统的流动。

比如上图 A系统的A8与B系统的B1进行了业务的连接,B系统的B4与C系统的C5进行了业务的连接。
有时,这些系统之间明明在业务层面定义相同的数据,在跨越系统边界时,大家可能会发现数据的格式根本不一样,这导致了数据传递的接力棒在流动无法有效衔接。
比如说公司的项目信息要在A、B、C三个系统中进行传递。
在A系统里,项目编码的规则是8位日期码+2位流水号,如2019072501,代表这个项目是2019年7月25日的第一个项目。
在B系统中,项目编码的规则是L+5位流水号,比如L00237,代表这个项目是这个系统中的第237个项目。
而在C系统中,项目编码的规则是类型号+日期,比如GTCX20190725,代表的是GTCX类型的项目,项目日期是2019年7月25日。
这三个项目号,在不同的业务部门看来,承载的是同一个项目,但在信息系统看来完全不同,所以数据根本不可能传递。
这就是系统建设阶段最常碰到的数据孤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