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规划、企业架构规划、4A架构规划、数据治理咨询、指标体系建设、流程体系建设、BOM与物料数据管理-星顺数据管理洞察-05-有了BI,数据就能辅助决策吗?
main slider-home
数字化咨询服务
数字化转型规划、企业架构规划、数据治理、流程治理

有了BI,数据就能辅助决策吗?

这些年,去过很多企业,见过很多信息化成果,也和许许多多的企业领导交流过。

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很多大企业的领导们都是心怀美好的梦想,遵循着基本固定的建设路径,对相关数字技术进行大笔投资。

这个基本固定的建设路径大概是这样的:

1、为提升业务效率,上马业务系统

2、为提升协同效率,打通各业务系统(俗称孤岛)

3、为了解决系统集成问题,上马“主数据管理系统”MDM和“企业服务总线”ESB

4、各业务系统基本贯通后,建设数据仓库,上马BI

5、感觉有很多数据,要求搞智能算法,进行预测和分析

在每家企业,上述的建设路径基本都差不多,特别是前3步,一路建设下来,一般不会出什么太大的问题,在系统里,磕磕绊绊地,业务基本都能跑起来了。

但到了第4步,企业花大力投资建设了数据仓库和BI系统后,就发现问题冒出来了。

什么问题?BI没啥用!!!

各位领导们会十分明显感觉到,自己想要的分析结果根本出不来,或者展示出来的数据不是自己想要的,达不到自己的预期。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不及时

要分析一个数据,领导把思路告诉技术部门,但数据老是上不来,又或者是过了好几天才能出数据,时间点过了,数据没有意义了。

数据不准确

BI里展示出来的数据,与实际的经验和感受不一致,有时甚至与业务系统里查询到的数据都不太一样。

数据找不到

有时候,技术部门根本无法提供可供分析的数据要素,大家都知道企业里有这个数据,但这个数据在哪里,谁也不知道。

数据给不了

系统里有数据,但领导所需要的数据的维度与系统里的数据维度不一样,比如说,系统里是按产线或工段来管理生产的,但领导想要对数据层层分析,直到挖掘到班组一级,那数据确实给不出来。

林林总总,问题一大堆,马上了BI后,远不是想象中的美好,用数据支撑决策的日子并没有如期到来。

那么以上这些问题是个案吗?

告诉大家,这是普遍现象,从小企业到国企、央企巨无霸,大家都差不多。也可能是我去的企业还不够多,反正我看到的BI绝大部分都变成了摆设,成了“展示中心”,领导、客户来参观时,拿出来秀一下,平常大家谁都没把BI的数据当回事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得回到起点,所有的企业一般都是业务先行,业务建设得差不多时,才开始IT系统建设,用于对业务的支撑,建了一堆的IT系统后,大家会发现数据对不上,跨系统的数据贯通很不顺畅,企业一般要到这个时候才会开始认真考虑整体架构以及综合数据管理问题,所以数据的相关管理工作必然滞后于IT系统建设,更是滞后于业务需求。

那么,数据管理工作其实属于“灾后重建”,因为真正要去做数据管理时,业务系统就像是受过天灾一样,到处都是乱七八糟的数据。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企业战略层面的决策,不仅仅是花点钱买几套系统的问题,这需要顶层规划设计,而很多大企业愿意花费巨万,投资8位数、9位数进行建设,偏偏没有进行整体的规划。

大家都是以急用优先为原则,缺啥补啥,这样建设出来的企业信息化平台,是野蛮生长的结果,这种工作思路虽然能解决眼前问题,但会造成巨大的后遗症。

如前所述,由于没有整体的规划,在IT建设伊始,没有人关注数据标准、数据质量规则以及数据管理规范,这必须导致了企业在想要应用数据时发现的种种问题,如数据的分散与缺失,数据质量低下、数据无法高效利用等问题。

这几年,业内流行了一句话:

数字化转型,治理先行!

数据治理是每一家大中型企业必须要做的事!

那么,什么时候开展数据治理最合适?

数据治理工作在当年投资信息化建设的时候就应该同步开展啦。

如果当时没有开展,那最好的时机永远是现在!